他空手倒卖了四架飞机;凭借个人努力,在俄罗斯成功发射了两颗卫星;开发了满洲里;曾提出过轰炸喜马拉雅山的荒唐计划;甚至想要将印度洋的海水引进青藏高原。他的生平经历充满了争议,支持者称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成功的商人,而反对者则视他为臭名昭著的诈骗犯和奸商。虽然他确实曾三度入狱,但牟其中对自己的一生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见解。
牟其中1941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(今重庆市万州区)。从小,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。他的父亲是商会会长,做着繁忙的商业工作,而牟其中对这些充满兴趣的事务并不感冒。对于他来说,这种生意经商的方式是“无趣”的。更为他向往的是文学艺术、记者工作或国际政治这种理想化的事业,他渴望像鲁迅一样,手持笔杆子,能用笔触改变社会的污浊。
他学习上非常出色,在班级里名列前茅,并且在年少时做好了追求梦想的准备。然而,命运却给了他一次重大的打击。1959年高考,他的成绩并未达到他理想中的水平,至少离他想从事的记者职业相距甚远。于是,他的父亲为他安排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,让他“锻炼一下”。然而,牟其中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理想。他开始自学,虽然身在锅炉房,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知识渴求,常常在工作之余看书、写字,对政治方面尤为感兴趣。
30多岁时,牟其中因种种原因三度入狱,成为众人谈论的对象,甚至有人嘲笑他说:“有文化又怎么样,最后不还是进了监狱?”然而,1979年,牟其中终于从第一次的监禁中重获自由。面对失败,他毫不气馁,反而豪迈地表示,“坐牢就坐牢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在经历了这一切后,牟其中依旧满怀雄心,准备重新开始。
1982年初,牟其中瞅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机遇,开始了日用品的经营。当时,他的起始资金只有300元人民币,然而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果敢,一年内就凭这点资金赚到了80,000元人民币,成功迈出了商海的第一步。那时候,成为“万元户”是非常令人尊敬的成就,牟其中因此信心大增,决定离开家乡,前往北京进一步闯荡。
在前往北京的途中,牟其中得知苏联正在出售民用客机,便起了倒卖飞机的念头。尽管他自己并没有飞机购买资格,但他通过四川客航公司以低价购得了几架飞机,并成功转卖,赚得了丰厚的利润。这一连串的交易让他迅速成名,财富滚滚而来,成为了当时的亿万富翁。
然而,这种商业模式并不被当时的市场认可。牟其中的空手套白狼式经营被举报,1983年他再度入狱。入狱期间,牟其中并没有因此消沉,反而不断沉淀自己,不断学习和思考。即便面临如此困境,他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热忱与希望。
1991年12月25日,苏联解体的消息传来,牟其中再次嗅到了商机。他借机与苏联展开物资交换,成功赚得了1个亿的巨款,一夜之间,他成为了全国瞩目的亿万富翁。1995年,他在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四,风头无两。
1996年,他将目光投向了“天文领域”,开始运营小卫星的出租权。尽管卫星项目遭遇了恶意举报,牟其中选择放弃并将股权转让给国际卫星组织。然而,面对信任的危机,他依然坚持经营自己的企业。几年后,牟其中决定将目光投向满洲里开发项目,投资近亿元。但由于信用问题,南德集团于1998年陷入了官司风波,导致他又一次遭遇巨大打击。
2000年,牟其中因信用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。他的亲人中,唯有小姨子夏宗伟一直陪伴在他身旁,承受着外界的质疑与嘲笑。即便如此,夏宗伟依然坚定不移地支持牟其中,她无怨无悔,陪伴他度过了16年漫长的监禁时光。
经过18年的牢狱生活,牟其中的刑期最终减至16年。2016年,因健康原因,他提交了假释申请。2017年,他出狱并重整南德集团。尽管他在财富和权力的巅峰跌入谷底,但他依然充满活力,依旧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牟其中的一生充满波折与反转,从中国的首富到被讥讽的罪犯,再到经历过落魄的低谷。无论他曾经的决定如何,都无法掩盖他传奇般的一生。这个敢想敢做、洒脱豪放的老人,经历了无数风雨,但依然如往常般勇敢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。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,只有勇敢地面对困境、坚持不懈,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