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范江涛决定放弃登顶,折返救人,说“哪怕是一具尸体也要带下去。”
他给向导夏尔巴一万美金,要求援助救人,之后与谢如祥等人共同努力,最终营救出了刘女士。
数年的艰苦训练及数十万的金钱投入,却最终未能攀登巅峰,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。
但在道义和勇敢方面,他们已经成功登顶,这一壮举也将永远被历史所记载。
反之,如果是错事、恶事、不义之事,还要去做,那就不是勇敢,而是鲁莽、糊涂与愚蠢。
除了勇敢,还要智慧,还要谋略,所谓智勇双全、有勇有谋。
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,他本名仲由,孔武有力,勇猛直爽,跟随孔子周游列国,驾车护卫。
孔子有一天说:“道不行,乘桴桴于海。从我者,其由与!”,意思是“如果我的大道不能实行,就坐个木筏子漂游于海上,能跟从我的,恐怕只有子路了。”
子路听孔子说这话,很是高兴。孔子担心子路鲁莽行事,有勇无谋,所以趁机敲打他“由也好勇过我,无所取材。”意思是说“子路比我勇敢,但是别的方面也就那样了。”
果然孔子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后来在卫国叛乱打斗中,子路的帽子掉在了地上,他说“君子死而冠不免”,即使死也要戴好帽子。就在子路捡帽子时,被杀死砍成了肉泥,这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值得。
勇敢,也可以演绎出现代版,让其内涵更加饱满丰富。
方太公司在最新发布的领导力模型中,将“勇”分解为真修己、毅担当、果决断、拥变化四个方面,配合行为描述,分别加以说明:
真修己:立志发愿、明心明理、净心净意
毅担当:承担责任、敢于挑战、勇毅坚韧
果决断:知所当断、当断则断、当机立断
拥变化:接受变化、拥护变化、引领变化
02 为什么能勇敢?
每个人先天禀赋、性格不同,有人生来胆大,有人生来懦弱。
那么究竟有什么因素,可以让一个人做到勇敢呢?
首先,勇敢来源于自信,需要有过硬的本领。
三国蜀汉名将赵云,人称常山赵子龙,他于长坂坡七进七出,救出主公刘备的儿子阿斗。
他的骁勇善战,除了一颗赤胆忠心,更离不开他高超的武艺,位列五虎将之一,属于超一流战将中的佼佼者。
艺高才能胆大!如果专业纯熟,什么问题都难不倒,自信满满,自然有条件生出勇气。
当一个人在自己精通的专业领域中展现自己的优势时,他就会散发出强大的气场,显得无比自信和耀眼。
有了这份自信,我们就会相信自己配得上想要的东西。
其次,勇敢来源于信仰,愿力大过天。
翻开共和国的历史长卷,我们看到了众多英雄人物,如方志敏、王若飞、叶挺、刘胡兰、向警予、赵一曼、董存瑞等,他们的英勇事迹令人肃然起敬。
他们之所以能够抛头颅、洒热血,慷慨赴死、不怕牺牲,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。
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,促使无数英雄儿女创造出震古烁今的红色史诗,引领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。
当代的“燃灯者”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,她的故事也让我们热泪盈眶。
尽管身体羸弱,但她却拥有用之不竭的勇气。
这种勇气源自何处呢?张桂梅自己告诉我们:“是我们的信仰,是共产党员的信仰!”
再次,勇敢来源于爱与慈悲,慈故能生勇。
道德经有云: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
可见,爱、慈悲能够催生出无穷的勇气。
当一个平时温柔娇弱的女子成为母亲时,她会变得坚强无比,为母则刚。
我们可以从许多新闻报道中看到,母亲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,在危机时刻会做出惊人的举动,发挥出超越平时水平的神奇能力。
安忍不动如大地,静虑深密如秘藏。地藏王菩萨曾发下宏愿: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。”
只有所有的众生得到解脱,他才会去成就无上智慧。
当我们只关注自身利益时,往往会变得胆怯和懦弱。
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奋斗时,心中则会充满浩然之气,激励我们勇往直前,甚至在必要时舍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。
03 我如何做到勇敢?
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更加勇敢呢?
下面的一份「勇敢清单」可以供参考:
思考人生的意义,有精神追求,找到自己的信仰及大愿。
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,能养家糊口,安家立命。
在一个领域精益求精,建立自信与价值感。
尽可能降低物欲,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,让自己处于一种衣食无忧的安全境地。
坚持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提高身体的素质和抵抗力。
学会站桩、坐禅、冥想、瑜伽等,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,保持冷静和专注。
阅读成功人士的自传。
观赏一些人生励志、家国情怀、鼓舞人心的电影。
与积极向上的人为伍。
保持学习和成长,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见识。
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,不要轻易放弃,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。
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,不断完善自己并变得更加强大。
感到无助和孤独时,向朋友、家人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。
不断挑战自我,可以尝试更多的新事物。
发心能够帮助、利益更多人。
当然,你可以参考上面的清单,列出一份适合自己的「勇敢清单」。
一个仁爱之人,不会因得失而感到忧愁。
一个智慧之人,不会因难题而感到困惑。
一个勇敢之人,不会因挑战而感到恐惧。
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